正文摘要: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加拿大《金融邮报》网站5月21日刊登题为《为什么加拿大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地与中国接触》的文章,作者是加拿大西部基金会贸易和投资中心主任卡洛·戴德,全文编译如下:。加拿大需要更多与中国接触,包括与中国政府。加拿大三分之二的国内生产总值依赖于贸易——这个数字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依赖全球市场意味着受到中国的影响要超出直接的双边贸易范畴。取决于不同的定义,中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还是加拿大一些出口产品的最大消费国。对于一个对加拿大经济利益具有如此影响力的国家,无知是一种自我伤害。但是,保护加拿大利益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协议。加拿大大使:中国不是“对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加拿大《金融邮报》网站5月21日刊登题为《为什么加拿大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地与中国接触》的文章,作者是加拿大西部基金会贸易和投资中心主任卡洛·戴德,全文编译如下:
加拿大需要更多与中国接触,包括与中国政府。
在当前加中关系的对抗状态和伴随而来的激烈言辞中,与中国加强接触的论点似乎不合时宜。但其实不然,对于贸易来说尤其如此。
加拿大三分之二的国内生产总值依赖于贸易——这个数字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依赖全球市场意味着受到中国的影响要超出直接的双边贸易范畴。取决于不同的定义,中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还是加拿大一些出口产品的最大消费国。中国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会影响到加拿大的出口。
对于一个对加拿大经济利益具有如此影响力的国家,无知是一种自我伤害。依靠美国这个我们最大的经济竞争对手获取信息来指导我们追求经济利益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那么,与中国的接触应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这意味着读懂中国发布的信息。例如,中国政府每五年发布的经济规划。然而,当被问及这个蓝图的内容时,受对华贸易影响的加拿大人却往往只是回答,“这是个规划,为期五年,与中国有关”。用有关经济决策去取代无知是第一步。
其次,接触意味着与中国签订更多贸易协定。在整个新冠疫情期间,尽管存在当前的政治紧张,(加中)贸易却有增无减。就连要求加拿大不要与中国接触的美国也与中国签署了贸易协议,该协议从加拿大农民手中夺走了市场份额。除了加拿大,每个国家似乎都明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不仅是好策略,而且是个必不可少的策略。
但是,保护加拿大利益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协议。这是从与美国的贸易中得到的教训,加拿大从与美国的贸易中获得的痛苦比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的更多。
我们需要与中国打交道。作为一个依赖贸易的国家,我们的生存有赖于此。
加拿大大使:中国不是“对手”相关阅读:
韩议员要求我大使道歉,称若不照做应驱逐,否则不能维护韩国国格
最近,中韩关系进入了一段起伏不定的时期。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议员申元植,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驻韩大使妄加批评,这让两国关系,再次掀起了新的风波。
申元植宣称,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在与韩国在野党代表李在明会晤时,对韩国政府表现出“露骨的不满”,要求韩国政府应该将邢海明指定为“不受欢迎的外交人物”。
申元植表示,如果中国驻韩大使不在韩国国民面前发出“真诚而公开的道歉”,那就应该将其驱逐出境,只有驱逐中国驻韩大使,才能维护韩国国格与自尊,并构建基于“相互尊重的、健康的、堂堂正正的”两国关系。
申元植评论道,邢海明大使称“赌美国赢中国输的人,今后一定会后悔”,是在威胁韩国,转嫁中韩关系恶化的责任,邢海明大使要求韩国“共同应对日本核污水排放”,是在挑拨韩日关系。
申元植的言论,让人目瞪口呆,他可能已经忘记了,导致最近这场风波真正起源,并不是中国,不过和申元植一样持有类似想法的人,在韩国执政党内部大有人在。
上周邢海明大使与李在明会面后,韩国政府在多个场合表达不满,隔天上午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还专门召见了邢海明大使。
对于韩方的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答记者提问时,给出了明确态度,表示希望韩方正确看待问题,将关注点放在实现中韩关系发展上来。
作为对等措施,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也约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就韩方针对中国大使的不当反应,表示严重关切和不满。
作为韩国执政党的一员,申元植显然未能心平气和的看待问题,其在社交媒体上推波助澜的做法,只会火上浇油。
对于相关事件的不断发酵,韩国舆论普遍感到担忧。
韩国MBN电视台称,尹锡悦上台以来,与美日不断加强,中韩关系不断疏远,该电视台评论称,这一局势的不断发展,最终可能升级为外交矛盾。
《韩民族日报》则对尹锡悦政府在处理中韩关系时的表现,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层的韩国人,都对韩国政府“背离中国”的外交倾向感到忧虑。
该报认为,连美国都在谋求改善中美关系,韩国政府却无动于衷,尹锡悦如果只与美日合作,势必陷入孤立状态,韩国应该首先向中国提出对话要求,以化解外交风险。
从韩国媒体的评论可以看出来,尹锡悦及其所在的“国民力量党”所引领的外交路线,在韩国国内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要求加强中韩关系的呼声,还是很强的。
对于尹锡悦政府的错误路线,韩国在野党党首李在明看得最为明白,要知道李在明与中国驻韩大使的会面,就是想挽回尹锡悦给中韩关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但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似乎铁了心,要将错误进行到底。
要想尹锡悦政府回头,恐怕不太容易,因为尹锡悦本人很早就已清楚了表达了其极端亲美的政治立场。
韩国2021年总统大选期间,尹锡悦表示,要引入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并推进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
李在明是尹锡悦的政治竞争对手,他的政见与尹锡悦完全相反,并且还公开向美国叫板,称美军是“占领军”。
只可惜由于美国在韩国的渗透太过深入,在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之后,李在明在大选中最终以微弱差距落败。
尹锡悦在去年5月10日,正式就任韩国第20任总统,上任之后就在亲美路线上狂奔,美韩两军不断举行军演,韩军方称要对朝鲜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一时间,朝鲜半岛危机四伏。
之后国民力量党下属的委员会通过一份报告泄露,其中宣称要将美国核武器引入济州岛,并在该岛修建可供战略轰炸机起降的机场,以及可存储核武器的设施。
2023年,尹锡悦政府连连放出大招,其本人亲自访美,在美国国宴上高唱英语歌曲,向美国表明了忠心。
此后,尹锡悦又要求韩国政府替日本赔偿在二战中对韩国民众造成的伤害,韩日元首实现互访,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可以说美国努力了几十年,都未能成功的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在尹锡悦手中得以实现,由此东北亚地区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极为紧张。
当然,尹锡悦改善与美日关系,只要不针对第三方那就是好事,但其偏偏要将矛头指向中国,并摆出了要干涉中国内政的架式,包括韩美发表的联合宣言,前所未有的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上提出狂妄要求。
尹锡悦政府彻底倒向美国,这与美国对韩国的强大影响力有关。
不过这也与韩国长期对美国综合实力的迷信有关,说白了就是在面对西方国家时,韩国总是带有玫瑰色的眼镜,无法做出理性评估。
在当今美国实力大幅下滑的时候,连美国最忠心的小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重新审视了自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做法。
可叹的是,韩国政府未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真实变化,在国家需要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尹锡悦政府紧紧的抱住了美国的大腿,这一次韩国只恐怕是真的失误了。
正如邢海明大使告诫李在明时说得那样:赌美国赢,中国输的人,今后一定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