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禁止民间划龙舟不应一刀切

By | 2023年6月13日

正文摘要:

临近端午,各地龙舟竞赛纷纷展开。这一传统非遗文化活动,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可是,近日有媒体报道,因未经报备许可,擅自组织人员在村居河道进行民间划龙舟行为,温州瑞安市两人被警方行政拘留,引起热议。网友们的困惑很直接:为何民间划龙舟也会违法?此外,民间龙舟活动还存在摊派、低俗、迷信等现象。当年,瑞安市政府大范围征求意见,最后决定禁止民间划龙舟。今年,禁令继续执行,“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理由擅自组织和举办民间划龙舟活动”。
媒体:禁止民间划龙舟不应一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鼓声雷动,劈波斩浪,彩旗飘扬,万人攒动……临近端午,各地龙舟竞赛纷纷展开。这一传统非遗文化活动,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可是,近日有媒体报道,因未经报备许可,擅自组织人员在村居河道进行民间划龙舟行为,温州瑞安市两人被警方行政拘留,引起热议。

网友们的困惑很直接:为何民间划龙舟也会违法?

从报道来看,端午节划龙舟是当地民间的一大看点,但是早年间,当地“逢划必斗,逢斗必打”,历史上多次出现过械斗伤亡事件。2008年6月,有村民因划龙舟产生纠纷,互扔矿泉水瓶、舟桨等并引发冲突。此外,民间龙舟活动还存在摊派、低俗、迷信等现象。

当年,瑞安市政府大范围征求意见,最后决定禁止民间划龙舟。今年,禁令继续执行,“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理由擅自组织和举办民间划龙舟活动”。然而,一禁了之固然省心,却有因噎废食之嫌,有待商榷。至少应该问一句:除了严禁,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

回看历史,很多体育活动都源于民众自发组织,经过岁月的洗礼,逐渐形成了比赛规则,演化成规范化的体育竞赛。

远的不说,近来火爆出圈的贵州“村BA”“村超”,就是当地村民自愿组队参赛,在比赛的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激烈碰撞、意外受伤等风险,但并未阻碍村民的参与热情。如今,“村BA”还获得了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的肯定,升级为全国大赛,迎来了高光时刻。

做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项目,划龙舟也源自民间,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富有观赏性,民间参与热情也一直旺盛。每年端午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既有助于锻炼身体,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生活,也吸引了很多游客观光,拉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可见,民间划龙舟益处多多,不宜因出了点事,有负面问题就一概否定。

事实上,针对民间划龙舟活动,地方政府可以扬长避短,依法规制,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制定有效的约束措施。比如,将责任贯彻到基层,安排一些安保人员,防止发生打斗、摊派等不法行为,要求参加人员穿戴救生衣、购买保险,并安排救援人员现场应急,保障民间划龙舟有序开展。

需要看到的是,人民群众对民间体育活动有着饱满的热情,各地随处可见的广场舞、跑步、羽毛球、飞盘等,均有大量的人群参与。这体现出大众对身体健康、精神享受的质朴追求,是美好生活的刚需,这种热情值得鼓励和支持。

各地政府应站在服务于民的立场,以及发展全民体育、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对各项民间体育活动报以理解和宽容,积极提供各种有益于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的支持政策。通过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推动民间体育活动自由生长、健康有序发展,这才是“服务者”角色的应有之义。

媒体:禁止民间划龙舟不应一刀切相关阅读:

对此你怎么看?

浙江瑞安两村民划龙舟被拘。

大家好,近日在浙江省瑞安市发生了关于民间划龙舟活动的纠纷,两个村民因为擅自组织民间划龙舟活动被当地政府拘留了。然而这件事情背后还有更多隐藏的原因。

据报道,当地政府禁止民间划龙舟活动的原因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些活动中出现了摊派、低俗、迷信、无序等现象,严重违背了文明礼仪的传统甚至造成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民间划龙舟活动更多的是因为官方机构的限制和监管导致民间自发组织这样的活动成为了一个替代品。而政府应该先发掘和解决问题的本质,再去考虑怎样来规范和引导民间活动的开展。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划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因此政府不能一刀切地禁止和限制,而应该积极探索和引领民间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划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努力,让划龙舟活动在更好的环境下得到普及和发展。感谢大家收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