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泰山老照片,英国钦差大臣慕名而来

By | 2022年5月29日

原文标题:1903年泰山老照片,英国钦差大臣慕名而来
本文摘要:前言1898年7月1日,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在威海卫设立行政长官专署,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英国人任命骆克哈特(中文名骆任廷)为首任威海卫行政长官,1903年,他受山东巡抚周馥邀请回访山东,到泰安时,由清朝…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前言

1898年7月1日,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在威海卫设立行政长官专署,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英国人任命骆克哈特(中文名骆任廷)为首任威海卫行政长官,1903年,他受山东巡抚周馥邀请回访山东,到泰安时,由清朝官员陪同登泰山,随行摄影师拍摄了以下张照片。

图片陈列


1、1903年5月16日,骆克哈特一行抵达泰安,18日开始登山。


2、山水的流水从石块中流下,远处的山上依稀可见云雾。


3、一个职务较高的清朝官员,坐着抬杆上山,其余随从跟在两侧。


4、在稍微的高处,往下看去,溪流将山石冲成水道,右下方的建筑不知是什么古迹。


5、随从们在山道中休息喝茶,他们是不可能坐抬杆的,平时也不一定有机会爬山,中间戴帽子的脱掉一只鞋在给脚透气。


6、此处应是十八盘的山顶平台,大家又开始休息一番。


7、前方的弯曲的山道,可以看见一座古建在转角处,不知是何庙宇?


8、快到泰山的山顶之处,这巍峨的建筑是泰山的孔子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9、骆克哈特和陪同的清朝官员站在孔子庙的平台处,被摄影师拍了下来。


10、从孔子庙的高处拍碧霞祠,这是道教全真派的圣地,而百姓又将碧霞元君称为泰山老母,以其有求必应成为重要的民间信仰。


10、碧霞祠近拍,据骆克哈特后来回忆:“我们被引入内殿参观‘娘娘’,‘娘娘’坐在寝宫中,穿戴如真人。她将一直坐在这里,直到中国新年开始,之后就被放到床上,直至下次祭拜”。


11、玉皇顶前的无字碑,即照片中左侧的石柱,上面没有雕刻一字,称为无字碑。


12、无字碑旁倒有一刻字石碑,上面有诗一首:“莽荡天风万里吹,玉函金检至今疑。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观无字碑一绝。大名张铨书。”


13、在泰山的最高处,玉皇顶内,清朝官员将骆克哈特一行人,带入石栏围成的极顶石内合影,这里是中国几千年来最神圣的接近上天之地,被夷人肆意踏入。


14、第二张近拍才算清晰。前排右二就是骆克哈特。也许骆克哈特此刻并没有不敬之意,但陪同的清朝官员,难道不知道这是圣地吗?还是奴性使然。


15、下山的场景,骆克哈特在右下的抬杆中,其余人要么靠着栏杆,要么在台阶上,拍下了这张人数最多的合影。


16、这张合影中,有一个随从竟然将脚伸出,也是个标新立异的主。


17、当时的抬杆,上面还设有凉棚,怕客人晒着。


18、下山路上,两人抬着骆克哈特走下台阶,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些紧张。


19、泰山脚下的一处碑林。


20、这张照片和上图都注明了泰安,看样子像是一处水井,不知道具体是何处。

结语

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初步弄清117年前,英国钦差大臣骆克哈特游览泰山的经历,这些照片见证了晚清时期对外交往的真实历史,虽然,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如今的我们,仍然要自省,自信,自强,否则外国人耀武扬威的场景,可能还会重来!

本文作者:图游华夏网,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