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桩命案审理过程中,被告向原告下跪,出狱后竟成母子

By | 2022年5月28日

原文标题:2002年,一桩命案审理过程中,被告向原告下跪,出狱后竟成母子
本文摘要: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意外逝去,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锒铛入狱。这两场重大的事故却因为真诚和善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可不是在写小说,而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尽管过程中充满了巧合和遗憾。监狱内外的守候与期待2005年,上海某处监狱里将有…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意外逝去,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锒铛入狱。这两场重大的事故却因为真诚和善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可不是在写小说,而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尽管过程中充满了巧合和遗憾。

监狱内外的守候与期待

2005年,上海某处监狱里将有部分劳改犯刑满释放。

“听到名字的人员先前一步……袁豪。”


图源网络

“到——”只见一位年轻面孔的青年站了出来,他就是袁豪。此时他的心中百感交集,因为在监狱表现良好,获得了“提前释放”的资格。

很快,袁豪打包了所有行李,在狱警的带领下缓缓走出了大门。那一刻,他的心中交织着兴奋和担忧,因为他知道父母会来接他回家。


图源网络

监狱外,一对夫妇正在翘首以盼,男人帽檐压得很低,黝黑的皮肤闪烁着岁月的痕迹,女人的头发也被风吹得凌乱不堪,脸上却散发着红晕。

夫妇俩的目光中都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有无法掩盖的欣喜和激动。因为今天是他们的儿子刑满释放的日子。

看见袁豪走了出来,等候多时的父母赶紧迎了上来,眼中噙满了泪水。

袁豪见状安慰道:“不要哭了,爸爸,妈妈,你们来回累了吧!”

“不累不累,不要担心。”


图源网络

“孩子,你瘦了。”母亲疼惜地抚摸着袁豪的脸。

“没事的,妈妈,我很好。”

“走,我们一起回家过年。”父亲揽住二人,紧紧抱在一起。

家人团聚的感动场面令所有人感动不已,但似乎没人注意到夫妇二人与袁豪不同的口音,还有袁豪与称作父亲那人的姓氏不同。


图源网络

更没有人能想到,重获新生的袁豪非但不是夫妇二人的亲生骨肉,甚至是将他们的亲生儿子送上黄泉路的罪魁祸首。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孩子意外去世,苦苦寻找凶手

王平和李玉良夫妇俩结婚多年,终于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起名“李满意”。尽管晚年得子,但夫妇俩却没有过多地宠爱李满意。


图源网络

这也造就了李满意善良独立的性格,学习成绩很好的他每次考试都是尖子生,是街坊邻居们夸赞的好孩子。

作为母亲的王平引以为傲,期盼着儿子能靠自己过上好生活,父亲李玉良也希望儿子能光宗耀祖。

可没想到,承载着所有人期待的李满意在高考结束后,却突然宣布要外出打工。


图源网络

“我可以边读边学,这样不会增加咱家的负担。”

作为父母的王平和李玉良坚决不同意,但李满意是个倔脾气,竟然招呼都不打,直接离家出走,留下来一封“勿挂念”的纸条。

2001年,李满意在上海安顿好一切,重新给家里写信,为自己的冲动向家里道歉,请父母不要怪他。

王平的心中从来没有怨恨过李满意,她明白懂事的儿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里着想。


图源网络

很快,王平给李满意回信说:“爸妈同意了,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要是觉得累了就回家,爸妈永远是你的靠山。”

李满意读完后泪流满面,发誓要努力学习和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个月后,他将装满300元的信封寄回了家中,表示自己过得很好。

王平和李玉良感到欣慰的同时,又觉得必须要让儿子李满意专心致志地学习,毕竟对穷人来说: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图源网络

他们一边写信与儿子商量,一边准备着去上海把儿子找回来。

可还没等王平和李玉良行动,一通上海的电话让两人坠入深渊。

“请问是李满意的家属吗?他现在出了车祸,正在抢救治疗。”这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打来,要他们赶紧过来。

挂断电话后,王平惊慌失措地瘫坐在地上,但清醒的李玉良急忙拉起她往车站跑去,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王平和李玉良

到医院后,王平见到了奄奄一息的儿子李满意。

“爸,妈……”

话还没说完,李满意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痛失爱子的王平不可抑制地扑在了儿子的遗体上,惊恐地张大了嘴巴,但发不出任何声音。


图源网络

李玉良见状,边拍打王平的后背,边说:“孩他妈,你得哭出声来呀,要不然会憋坏的。”

王平这才“哇”地大哭起来。

在场的人无不为之伤心落泪,感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可怜和无奈。


图源网络

时间过去了好久,王平冷静下来后,意外发现儿子李满意的身上没有任何外伤,这跟医院联系他们时所说的出车祸住院的情况截然相反。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满意刚送进医院时,意识较为清醒。当时他开口说自己是被自行车撞倒的,后来又说自己是被汽车剐蹭到。


图源网络

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李满意是由于头部遭受重击后医治不及时去世,他头部肿胀的情况也正好验证了这一点。

至于是不是车祸导致的,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在李满意被宣布死亡后没多久,他的小叔也闻讯赶到了医院。后又接受王平的委托,到李满意的工作地点寻找儿子的死因。

万万没想到,这番调查还真出现了蛛丝马迹。


图源网络

在李满意打工的饭店里,有员工告诉小叔:“两天前,李满意与我们店的另一个叫袁豪的小伙子打了一架。店长看他们两个人血气方刚,教育了一番就没再追究。”

王平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前往当地的派出所报警。没想到与李满意打架的袁豪竟然主动投案自首,将两人打架的经过如实说了出来。

年轻气盛,化干戈为玉帛

袁豪比李满意来上海饭店打工的时间要早很多,因为两人都是穷苦出身,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朋友,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互相帮助


图源网络

可是,好景不长,两人的差异很快显现了出来。

李满意积极进取,再加上肚子里有墨水,所以能说会道,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喜爱。

袁豪文化不高,又有点内向,聊得来的朋友没几个。

眼见唯一的朋友风头盖过了自己,他既自卑又愤恨,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儿。

再者,是因为饭店的工作对袁豪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因为优秀的李满意而断送了自己上升的可能性,那他别无其他生存下去的方法。


图源网络

因此,袁豪开始疏远李满意,甚至有意无意地针对李满意。

2001年6月22日的中午,饭店的生意异常火爆,袁豪和李满意各自忙的不可开交,他们在给顾客上菜的途中不小心碰到。

原本是个小摩擦,可袁豪却觉得李满意是故意挤兑自己。你一言我一语中,双方的不满情绪被激化了出来,吵架的声音越来越大,影响到了店内就餐的客人。

饭店经理急忙制止了两位,严厉呵斥道:“要打出去打,店里还要做生意呢!”

袁豪和李满意虽然出来打工,但骨子里都有不服输的精神。他俩随即拉扯着对方从店里走出来,找到了一个小花园,准备“决斗”


图源网络

在打架的过程中,袁豪急了眼拿起旁边的木棍对着李满意的头部狠狠敲了几下。看见李满意似乎站不稳后,立刻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李满意见袁豪没有下死手,觉得他并非邪恶之人。他哈哈大笑:“好啊,咱俩这也算不打不相识,以后不能再有隔阂,我们仍然还是兄弟。”

袁豪当即扔了木棍,忏悔地说:“对不起,之前是我不对,我认你做大哥,以后什么事情都听你的。”


图源网络

年轻人快意恩仇,不论对错,只讲究一个“义”字。因此,怨恨来得快,去得也快。

可没想到,这场打架的结果竟然让李满意丢了性命。

两天后,袁豪早上过来上班,发现一向守时的大哥却没有来,还以为他生病或者有事请假了呢!


图源网络

直到看见李满意的小叔到饭店问话,袁豪才知道李满意已经去世了。他想起自己敲击大哥的那两棒子,觉得自己不能隐瞒实情,遂到派出所自首。

对于袁豪的坦诚,民警不可思议地说:“你想清楚了,如果你承认打击了李满意的头部,那可是要坐牢的。”

此时的袁豪沉浸在大哥李满意的死讯中,他悲伤地回答:“是我杀的大哥,是我的错,我应该接受法律的惩罚。”


图源网络

同时,他还向警方提出了最后的要求,就是代他向李满意的父母道歉。

王平得知自己的儿女是被别人打死的,愤怒和委屈在心中晕开,扬言要必须要让对方接受处罚,并索赔10万元赔偿金。

不过,在接下来的法院庭审中,王平却意外改变了当初的想法。

情深义重,成为家人

即便罪孽深重,警方抓人是第一步,而法院的裁决书才是最后定刑的关键。

在此之前,民警将李满意母亲王平的诉求告诉了袁豪。


王平夫妇

袁豪再次崩溃大哭:“我接受他们的诉求,这是应该的。”但当时的他才16岁,且刚刚出来打工,哪里能有10万元,只好拜托自己的表哥凑钱。

表哥知道弟弟是无心之过,十分慷慨地伸出援手,东拼西凑地借到了6000元,送到了王平夫妇手里。

2001年的6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从李满意三个月才寄回家300元工资就能看出,可见袁豪的表哥真是下了血本。


图源网络

但是,对于一个丧子之痛的母亲来说,再多的钱都无法弥补心中的遗憾。她势必要让“杀人凶手”付出应有的代价。

在中间“牵线”的民警,看到双方都是可怜人,又觉得袁豪的坦诚令人敬佩,决定亲自出面,与王平他们好好谈谈,还将袁豪的悲惨身世告诉了他们。

原来,袁豪的老家是河南农村,小时候幸福的生活被一场车祸所打破。父亲因此丧命,母亲不堪重负后跟人跑了,只留下不满3岁的小袁豪。


图源网络

无父无母的他被姑姑带在了身边,可家境贫穷,连填饱肚子都是难事,更别说上学读书了,简直是痴心妄想。

慢慢长大的袁豪只能捡别人不要的旧衣服穿,每天还要沿街捡垃圾换钱补贴家用,生活的非常艰难。

他16岁时,下定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才独身一人到上海打工,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个好朋友,结果还因为自己的冲动丧命。


图源网络

袁豪的人生经历令人恸哭,很难想象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是怎么样熬过来的!

王平听说了袁豪的故事后心中的悲愤之情慢慢平息。她是个明事理的人,明白儿子李满意的死是谁都不愿发生的意外,再加上儿子临死前都没有承认是袁豪打伤了自己。


图源网络

再加上袁豪得知自己朋友去世的痛苦,和交代所有事情的坦诚。王平被两人之前亲如兄弟的友谊所感动,心软的她对法官说:“10万元我们不要了,让孩子安心改造吧!”

法院的开庭审理光靠证词是不够的,还要有确凿的证据等等,所以需要很长时间核查。而王平夫妇在这期间就回到了老家。

解决完儿子李满意的身后之事,王平左思右想,觉得袁豪应该不是故意的,他当时的冲动之举可能是因为缺少父母庇护,受外人欺负,所以才有了自我防御机制


王平夫妇

而王平的心中滋生了一个更加“疯狂”的想法:我们没有孩子了,袁豪也没有父母,不如成为一家人,好好生活。

她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丈夫李玉良,丈夫也欣然同意。

2002年6月,在法院开庭之前,王平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法官转告给了看守所的袁豪。

袁豪喜极而泣,这样的好事儿当然是求之不得,他甘愿代替自己的好兄弟为王平夫妇俩养老送终。


庭审现场

在庭审现场,袁豪更是流着泪跪在了王平夫妇面前:“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等我出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

最后,袁豪因过失杀人,再加上未成年,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在接受改造期间,王平夫妇真的将袁豪视作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时常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监狱看望他。

对于“养老送终”这件事情,王平夫妇没有强求,他们只希望袁豪出来后能踏实做人,不要在愧疚中度过余生。


图源网络

袁豪却始终记得许下的诺言,出狱后的他跟着王平夫妇回到了家,祭拜了自己的大哥李满意,他跪在坟前:“大哥,你安息吧,我一定好好对待咱爸妈的。”

此后,袁豪和王平夫妇真的生活在了一起,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也做好儿子的本职,尽心尽力地服侍着王平夫妇。


图源网络

而后,袁豪再次来到上海打工,他多番寻找,终于在另一家饭店安下身来。辛勤工作的同时还不忘给王平夫妇打电话保平安,每月的工资除了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全部寄给了王平。

如今,20年时间过去了,袁豪和王平夫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事业。但是,想必重情重义的袁豪是不会食言的,他必会好好孝顺王平夫妇到终老。


图源网络

年少时的袁豪失手杀人,是过错,应该接受惩罚。但王平夫妇的大度也让他们收获了一个孝顺的儿子,这样的故事令人惊讶,也令人感动。

虽然不是一家姓,但胜似一家亲。

法律尚有人情在,处在世间的人们又怎么能避免呢!

本文作者:博览历史,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