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没有续跌,而是上涨了140个点,人民币汇率重返6.40以上很难?
本文摘要:11月2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昨天,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高走”,大幅上涨,截至收盘,其汇率涨了140个点,并没有延续10月29日的跌势。同时,今天,尽管离岸人民币汇率“低开低走”,小幅下跌,但是,其汇率依然在6.4000以下,截至目前为止(…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11月2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昨天,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高走”,大幅上涨,截至收盘,其汇率涨了140个点,并没有延续10月29日的跌势。同时,今天,尽管离岸人民币汇率“低开低走”,小幅下跌,但是,其汇率依然在6.4000以下,截至目前为止(10时36分),离岸人民币汇率报6.3591,这是否意味着离岸人民币汇率重返6.4000以上很难?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接下来,离岸人民币汇率重返6.4000以上并不难,同时,其汇率进入6.4000以上的概率也很大。
目前,小编的这种观点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同,他们觉得,昨天,中国方面公布的经济数据“强劲”,这会使得离岸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涨,而不是继续下跌。
数据显示,中国10月制造业PMI为50.6,预期值为50,前值为50。从数据上看,10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仅“高于”市场预期,与前值相比,也在上升。
同时,据历史数据显示,从2021年9月份开始,我国的制造业又开启了“扩张”模式,7—10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分别为:50.3、49.2、50、50.6。
2个月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又开启了“扩张”模式,从趋势的角度来讲,这有利于离岸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涨,即离岸人民币升值。
除此之外,近几个月,美国的制造业扩张程度也在进一步“放缓”,这不仅不利于美元指数上涨,反而还会进一步促使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
数据显示,6—10月,美国Marlit制造业PMI终值分别为62.1、63.4、61.1、60.7、58.4。从数据上看,连续3个月,美国的制造业扩张程度在一步步放缓。
也就是说,从中美两国近几个月的制造业变动情况来看,离岸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涨的概率很大,而美元指数上涨的概率却很小。
然而,判断一国汇率未来的走向,单单依据经济数据的局部表现是很难下结论的,还得依据其他的因素进行对比,最终才能全方位的判断美元指数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据行情走势图显示,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由急跌转为横向整理,即美国10期国债的收益率从1.696跌至1.550以后,转为了在1.550—1.578区间整理。
近日,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停止了下跌,并转为横向运行,这可能说明美联储在本月利率决议中将宣布缩减资产购债规模。
11月4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整,美联储将会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本次决议并不会公布经济预期和点阵图,但鲍威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会议上宣布缩减购债的决定。
目前,美联储每月持续购买约8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压低长期利率并刺激经济复苏。
本月,一旦美联储缩减资产购债规模开启,那么,像美国10年、20年、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就会持续上涨,从而迫使美元升值。
现如今,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停止下跌,转为横向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止了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所以,离岸人民币汇率重回6.4000以上的概率很大。
另外,昨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她已经与总统拜登讨论了他应该如何着手任命美联储主席的问题,并赞扬了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耶伦称:“我认为,鲍威尔主席确实做得很好。”
也就是说,鲍威尔连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可能是“板上钉钉”的事,其原因是获得了美联储前主席,以及美国现任财政部部长耶伦的支撑。
只要鲍威尔能连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会稳步实施,美元指数也不会出现任何异常波动,总之,美元指数重返94.000的预期很高,离岸人民币汇率进入6.4000的概率也很大。
最后,德国经济数据“疲软”,这或许也是离岸人民币汇率能轻松进入6.4000以上的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德国9月实际零售销售年率为-0.9%,预期值为1.8%,前值为0.9%。从数据上看,9月份,德国实际零售销售年率不仅“低于”市场预期,与前值相比,也下降了1.8个百分点。
9月份,德国零售销售年率大幅下降,这可能与德国国内的通胀“飙升”有关,未来,假如欧洲央行不进行货币收缩,那么,德国经济复苏的时间还将继续延长,从而迫使欧元贬值,以提振美元指数,迫使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
因此,小编觉得,接下来,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昨天,即便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了140个点,但是,离岸人民币汇率重返6.4000以上并不难,同时,其汇率进入6.4000以上的概率也很大。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是否与小编的观点一致?
本文作者:财经逍遥1,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