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38军338团抗战时期战史,1943年春主动出击挫败苏北日军“扫荡”
本文摘要:38军是有名的万岁军,是一支精锐之师,文明之师,最早的两位军长,李天佑和梁兴初,全国闻名。讲讲38军113师338团历史,38军在东北的时候,出名的就是1师和2师,338团就是2师5团。再往前讲,338团是山东军区2师五团,滨海军区5团。再…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38军是有名的万岁军,是一支精锐之师,文明之师,最早的两位军长,李天佑和梁兴初,全国闻名。讲讲38军113师338团历史,38军在东北的时候,出名的就是1师和2师,338团就是2师5团。再往前讲,338团是山东军区2师五团,滨海军区5团。再之前是1943年10月从苏北新四军3师8旅23团调到滨海军区改为5团,在苏北8旅旅长是田守尧和张爱萍。前推到1938年,338团就是115师344旅特务团,刚由344旅688团1营加地方部队扩编而成。338团有两个红军连,688团1营2连、3连,后来的338团1营2连、1连。
1943年春,日军对苏北盐阜区大 “扫荡”,调集17师团、35师团、15师团独立12混成旅团1万余人及伪军近万人,对盐阜区分进合击,自北至南构成一个弧形大包围圈,实行“梳篦式”的反复搜索,这是盐阜区根据地面临的最大一次困难。新四军3师副师长兼8旅旅长张爱萍临危受命,领导这次反“扫荡”。张爱萍率领8旅23团等主力部队和各县地方武装,经2个月艰苦作战,粉粹了日军这次“扫荡”。
笔者在这重点讲讲8旅23团在这次反“扫荡”中的两次战斗。23团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作战方针是采取以营为单位,尽量避免与兵力占优势的日伪军正面交战,配合地方武装,分散开展游击战,捕捉到有利战机时给敌人狠狠来一下。部队作战分工,8旅参谋长兼团长胡继成和政委陈志方带三营(营长翁行胜)和团直属队活动,副团长王风余带一营活动,团参谋长叶建民带二营活动。
反“扫荡”,23团在盐阜区战斗地点
23团团部和3营运动中首先遇到日伪军包围,在部队跳出包围圈时,3营9连遭到一定伤亡。2月底的一天上午,胡继成团长带着部队在滨海县东坎西的旧黄河大堤上与日伪军遭遇,23团3营英勇反击,日军指挥官从3营发射火力和战术动作上判断,找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立刻调集了周围近两千的日伪军围了上来。打了几小时后,为跳出包围圈,23团决定9连留下掩护主力,9连连长和指导员带领全连坚决执行命令。9连顽强狙击,从下午打到天黑,指导员牺牲了,全连还剩五十几人,很多人都负了伤,但9连完成了掩护任务,还打死打伤日伪军近百名。
日伪军有两千人,9连还必须完成任务后跳出敌人包围圈,保存有生力量继续打击侵略者,但撤退命令难下。9连长把3个排长喊过来,艰难地说准备撤出战斗,要留人掩护。9连长话没说完,2个排长争着说:“我留下!”最后两个负伤的排长带领十几个战士留下掩护战友撤退,9连长带着30余名指战员含泪撤退。深夜,9连指战员找到了团参谋长叶建民带领的二营,也得知了留下来掩护的两个排长和十几名战士,全都壮烈牺牲,干部战士顿时泪如雨下。
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日伪军大“扫荡”,23团不愧为主力团,他们不是被动面对“扫荡”,而是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日伪军欠下的账要血债血还。叶建民参谋长和二营长商量要来一次主动出击,派出侦察员四处侦察活动,寻找战机,给日伪军来一次狠狠地还击。
23团太平桥战斗地形图
3月12日,侦察员回来报告,在太平桥有一个中队的日本鬼子和近百名伪军,抢劫了老百姓的船只与大量物资,正在往据点里运。叶建民参谋长当机立断,下命令道:“快,二营长,马上截击!”23团指战员对太平桥在内的阜宁县相当熟悉,决定在离太平桥三里远的河湾伏击日伪军,这处地方是伏击的好地方:水流向南,河两岸均是树林、田埂,狭窄的水道只能容两只船通过,由于河水在不远处拐弯,水的流速很急,人落水也不容易爬上岸。23团2营指战员向伏击地紧急出发,同时派出2名参谋骑马去联系阜宁县大队和区小队民兵尽快赶来配合作战。
作战计划:2营一个连在窄水道前三百米的两岸树林里埋伏,准备以突然猛烈的火力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叶建民和2营长各带一个连机动,看实际情况支援打伏击的连队或追歼弃船上岸的逃敌。阜宁县大队和区小队民兵在南边港湾处,战斗打响后截击船只,抢回船上的物资。
2营刚到伏击地点不久,日伪军就来了。远处看到日军领头的是一位又矮又胖的“小胡子”,坐在汽艇上正大口大口地吃着烧鸡,身边有十几个日本兵护卫,日伪军三分之一坐船,三分之二在两岸跟船前进。坐船的日伪军进入伏击圈,两岸伏击的指战员同时向敌人猛烈射击。日军“小胡子”首先被打死,尸体掉进了河中。坐船的日军和伪军被打死打伤了一部分,剩下的有的跳入水中想逃命,有的爬上岸想负隅顽抗。在岸上跟船走的日伪军发现遭伏击后,就地组织顽抗,叶建民立即带领机动的两个连投入战斗,以强大的火力杀伤岸上的敌人,2个连参战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战斗。阜宁县大队和区小队民兵刚到,才与敌人接上火,战斗就结束了,他们便迅速上船搬运被劫的物资。
太平桥一仗,只打了几十分钟,毙伤敌人三十多人,活捉鬼子3人,解救被劫持的老百姓五十多人。夺回106艘民船上的牛、羊、猪、布、米、油等150多吨。缴获日本汽艇1艘,因我军无法使用,被老百姓烧毁。
为了避免附近据点的鬼子出来报复,23团、阜宁县大队和区小队民兵掩护战场上的老百姓驾船安全离开后才撤出战场。战后23团指战员又迈着欢快的脚步,在祖国的大地上前进。
本文作者:益州说历史,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