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EAP心视界 | 这样活,顺心又如意
本文摘要:成年人的烦恼大多来自于没做到“应该”做的事成年人的纠结大多来自于搞不清楚事情“为什么”会发展至此成年人的崩溃大多来自于故作坚强与镇定想要活得更顺心如意我们也许要少一些“应该”和“为什么”再允许自己有点情绪没有那么多“应该”我有一个朋友,她的…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成年人的烦恼
大多来自于没做到“应该”做的事
成年人的纠结
大多来自于搞不清楚事情“为什么”会发展至此
成年人的崩溃
大多来自于故作坚强与镇定
想要活得更顺心如意
我们也许要
少一些“应该”和“为什么”
再允许自己有点情绪
没有那么多“应该”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口头禅是“我想要……”,并且在听到其他人说“你应该……”时会立即跳出来说:“打住,打住,哪里来的这么多应该啊。”
她不会想“我应该要多回家看看”,而是说“我想要多陪陪妈妈,和妈妈聊聊自己的生活”;她不会苦恼于“我应该怎么提高自己的绩效”,而是说“我想要学习新的技能,取得更好的绩效”;她不会执着于“我应该和某某一样”,而是说“我想要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有心理学家认为,应该思维是一种防御性思维,让人按照既定的路线来逃避一切意外,当意外发生时,便会感到焦虑和无助;而想要思维是一种开拓性和探索性的思维,做好了拥抱变化和成长的准备。
可以说,“应该”是一种外在的枷锁,而“想要”是内在的源源动力,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发自内心的劲头。
少一点“应该”,多一点“想要”,我们会活得更自在。
有时候别问“为什么”
“为什么”是一个带着哲理性的问题,常常让我们陷入冥思苦想,甚至为了寻找终极答案而夜不能寐。
我的表妹就因为“为什么”而感到痛苦不堪。年轻的表妹被确诊了2型糖尿病,她很懊恼和痛苦,认为一定是过去的某些错误导致了她患病,执着于弄清自己“为什么会生病”。是因为自己不爱运动吗?是爸爸遗传给她了糖尿病基因吗?是妈妈总是烹饪高碳水的食物吗?她得不到答案,反而活在了自责和对他人的责问中。
她的医生告诉她,也许现在问“是什么”更有帮助。将注意力转移到“是什么让血糖升高”“是什么让血糖降低”“是什么能让自己感到开心”,表妹又重新找回来了对生活的控制权,烦闷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许多心理咨询师发现,问“为什么”会让来访者陷入反刍思维,产生挫败和无力感,而问“是什么”“怎么做”能够推动来访者改变,变得自信和有目标。
少一些“为什么”,多一些“是什么”,我们会活得更明白。
允许自己有情绪
前几天同学聚会,一位男同学说自己最近因为家里的宠物狗生病而大哭一场。当时大家都善意地笑话他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居然还能哇哇大哭。
可我这位男同学不以为然,说男人怎么就不能哭了,哭哭更健康。在自己伤心的时候,告诉自己“就好好哭一场吧”;在自己受挫的时候,告诉自己“这问题换其他人也搞不定”,允许自己失落一会儿;在自己愤怒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事儿的确可气”,再找朋友好好吐槽一下。
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相比无视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情绪、认可自己的情绪,能让我们更快消化情绪。
实际上,不论男女,都需要认可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有情绪。心理研究发现,相比完全“正能量”、从不生气的人,较为“多愁善感”的人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后者能够及时察觉情绪,并根据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彻底抛掉情绪包袱,更好地再出发。
放弃时刻保持冷静和完美,允许自己有些情绪,我们会活得更轻松。
没有波折的人生往往也毫无波澜,没有荆棘的人生往往也开不出玫瑰,没有风云的人生也难以见彩虹,只要我们把握住心灵的方向舵,不论遇到何种情景,都能够活得顺心,活得如意!
中广核EAP:
中广核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是一项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帮助计划。如果你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拨打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热线400-619-1990(境内)/136-7122-6888(境外),资深心理咨询师将与你一起打开心灵窗户,增加心理能量。
来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保健工作办公室
EAP心视界 | 女性力量,闪闪发光
EAP心视界 | 新年新气象,从心出发~
EAP心视界 | 铭记旧时光,迎接新未来
EAP心视界 | 人间烟火是最美的风花雪月
EAP心视界 | 人生不设限,才华无极限
EAP心视界 | 关于年龄,请记住这三点
EAP心视界 | 对所有“贩卖焦虑”说拜拜
EAP心视界 | 这次奥运的另类收获:享受过程更幸福
本文作者:中国广核集团,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