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52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并不乐观
本文摘要: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对2052年的世界进行了分析。在他的笔下,世界的前景并不乐观。许多作家在描绘未来世界时对各种疑问和异议避而不谈,而每每以耸人听闻的书名吸引眼球,诸如《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作者…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对2052年的世界进行了分析。在他的笔下,世界的前景并不乐观。
许多作家在描绘未来世界时对各种疑问和异议避而不谈,而每每以耸人听闻的书名吸引眼球,诸如《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以及《奇点将至:当人类超越生物极限》(作者: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从而让读者相信,他们眼中的未来一定如此,且无从避免。值得欣慰的是,乔根·兰德斯的一书《2052:对未来四十年的全球性预测》摒弃了这种浮躁无聊的噱头。
兰德斯是商业及可持续发展专家,目前担任BI挪威商学院(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气候策略学教授。他在对世界当前局势进行精准分析的同时,也对未来数十年内的全球性变化进行预测。在这部以第一人称写作的著作中,他给未来世界描绘了一幅晦暗的图景。对于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危机,他深感忧虑且并不讳言。“我成年以后就一直对未来充满悲观,”兰德斯坦陈。在过去数十年间,他一直为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练就了坦率直言的性格及深厚的专业素养。作为兰德斯的思想结晶,本书非常值得读者认真阅读,并与同事、朋友及家人品评讨论一番。
本书有趣的一点是,兰德斯邀请了一系列专业人士对2052年的世界面貌发表他们各自的观点。在本书各个章节内,以“专家观点”为标题阐述了上述专业人士对人口、食品、能源、城市化、文化、资本主义的前途以及精神信仰的作用等问题所发表的看法。此外,兰德斯还邀请读者通过关联网站www.2052.info参与互动,网站提供了一系列模型供读者参考及修正。
那么,兰德斯预测的2052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背景。1972年,当时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的兰德斯曾经与威廉·W·贝伦斯三世(William W. Behrens III)、丹尼斯·L·米都斯(Dennis L. Meadows)和已故的多尼拉·米都斯(Donella H. Meadows)合作撰写了一部突破性著作《增长的极限》。在书中,兰德斯及合著者运用杰伊·W·福雷斯特(Jay W. Forrester)创建的系统动力学理论创建了仿真模型,将人口、经济活动、资源及环境等因素同时纳入分析流程,对未来世界的图景进行研究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1)如果当前的社会运转方式不变,全球经济及人口结构将有极大可能于2100年前崩溃;2)如果采取正确措施,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可持续社会,从而避免上述惨象发生;3)社会越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最终获得成功的希望就越大。由国际智库组织 — 罗马俱乐部委托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曾经在多个国家广为畅销。该书在造就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争议。(笔者在达特茅斯学院读本科时曾经师从丹尼斯·L·米都斯和多尼拉·米都斯夫妇,目前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系统动力学研究所主任,与兰德斯夫妇相识已有30余年 – 笔者注)。
兰德斯预计,气候将继续变化,极端天气和洪灾将更为频繁。
40年之后,上诉争论仍在继续发酵。某些人士认为,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富的快速积累以及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很快使饥饿和贫困成为过去。其他人士则说,在取得上述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的开发和破坏,而生态系统则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所赖以生存的前提。
在一个可持续社会中,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可快于其再生速度,同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也不可快于废弃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速度。从长远角度看,社会绝对不可依赖于非可再生资源。然而,人类却在违反这些基本物理定律。目前,我们过度依赖于非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迅速改变着全球气候。由于伐薪和耕作,热带森林面积正在不断缩小。我们已经超越了极限。正如兰德斯所指出,2010年,人类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达到地球承载能力的1.4倍,这意味着要有1.4个地球的资源才可支持当前规模的人口和经济。资源赤字由自然资产的不可持续消耗所弥补。如同财政赤字一样,这种发展不会长久持续下去。而与金融危机不同的是,大自然不会自行救市。
更糟的是,我们的生态足迹正在不断增大。 《增长的极限》一书于1972年出版时,全球总人口仅有不到40亿,而目前已经超过70亿。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但是,根据兰德斯对未来生育率的乐观估算,全球人口总数将在2052年达到峰值 — 大约81亿,“这比大多数人预计的时间要早得多”。他在书中写道,“随着教育、医疗和避孕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够更为精确地控制生育子女的数量。” 城市化将促进生育率的下降:“嘈杂拥挤的城市环境将迫使人们放弃接受自人类文明早期就一脉相承下来的陈腐宗教说教。 而在当时,人类不过是在广袤大地上挣扎求生的卑微物种,”他写道。
尽管人口总量的增长仍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兰德斯同时正确指出:人均环境影响的增大也是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全球实体经济产值每年平均以3.5%的速度增长 — 这一数字远超人口增长率 — 新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全球最贫穷国家的数十亿人口正在寻求食品、净水、住房、医疗、电力及发展机会等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事物。同时,他们也正在渴求获得汽车、空调、平板电视、航空旅行、西方生活及消费方式,而发达国家的人们则在追求更高档次的生活。随着西方追求更富裕的生活,而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籍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日趋富裕,我们目前业已无法持续的生态足迹将进一步增大,从而为更猛烈、更深入、更不可预知的大衰退铺平了道路。
许多人士反驳说,自由市场体制及技术进步将拯救人类的未来。兰德斯承认市场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力量,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将逐步具备与化石燃料能源一争高下的优势。但是他同时强调,整个系统的变革需要很长时间方可完成。替换非可持续固定资产及基础设施,并实现新技术的商业化将耗费数十年时间,更不用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需要漫长时间方可完全分解。此外,兰德斯指出,市场机制失效及政治因素也将进一步延缓或阻断环保行动。包括小到开放式渔场,大到气候系统在内的众多资源都受“公地悲剧”规律的影响,在此规律下,个人、企业和国家出于理性本能总是希望过度占有资源。克服“公地悲剧”是可能的,但是对于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截至目前尚未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自《增长的极限》一书首次出版以来,由于决策延误、市场失效、政治短视、既得利益者及其他集团散布的虚假消息等不利因素,世界可持续发展步伐举步维艰,兰德斯在书中对这一严重后果进行了讨论。 他在书中悲哀地总结说,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仍将荆棘丛生,而我们的反应却往往陷入被动、范围有限、且为时过晚。由此,全球气候将继续变化,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资源冲突将愈演愈烈,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根据兰德斯预测,尽管人均收入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保持增长,但是,随着各大企业不断将工作职位和资金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将陷入经济停滞。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将造成严重财政压力,环境问题也将愈发严峻。
兰德斯得出结论,民主政治并不适宜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而中国等国的威权主义政府则更有能力推行长期政策,并更为迅速地应对新出现的挑战,这一点可能令读者感到困惑。某些读者可能会认为兰德斯对威权主义者过于看好,认为后者是心存仁慈的专制者。然而,兰德斯反驳说,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世界的前景将更为晦暗。
兰德斯解释说,“我对2052年全球发展状况的预测较为悲观,但是我认为局势并不会恶化到发生全球灾难的地步。”但是,他强调说,行动迟缓和政策失误的最严重后果将在该时间点之后显现出来;2052年,“人均资源消耗量将达到峰值,物质标准的全球性衰退将开始出现”。
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资源枯竭和社会崩溃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理论上可以。然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是由于,前瞻性政策往往要求人们牺牲今天的利益以换取更美好的明天。”
尽管他预计我们将无法解决危机,但是他仍然希望我们能够。在本书的结语中,他写道:“请做出你的努力,让我的预测落空。携起手来吧,我们有希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文由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授权使用。约翰·斯特曼(John Sterman)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杰伊·W·福雷斯特管理学教授,兼任麻省理工学院系统动力学研究所主任。
此文由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官方微信”mit-tr",同我们一道关注即将商业化的技术创新,分享即将资本化的技术创业。
本文作者:DeepTech深科技,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