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韩城:“581”帮扶 产业赋能 让小康幸福触手可及
本文摘要:本网讯 花椒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移民搬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服装工厂解决群众稳定就业……11月9日,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走进有着“小北京”美称的韩城。中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几十名记者在发布会现…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本网讯 花椒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移民搬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服装工厂解决群众稳定就业……
11月9日,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走进有着“小北京”美称的韩城。中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几十名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共同了解韩城脱贫攻坚工作特色亮点,现场感受自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沧桑巨变,深入挖掘韩城脱贫攻坚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全面展示韩城脱贫攻坚工作新成效、新气象。
“截止2019年底,贫困村全部退出,剩余未脱贫621户91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8%。2018年10月,韩城市荣获首批全国精准脱贫示范城市,实施的脱贫攻坚”581″案例入编《脱贫攻坚成果报告(2018)》,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小康百强县市。近日,经脱贫退出市级核查,韩城市剩余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退出条件”。这就是自脱贫攻坚以来,韩城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发布会上,韩城市委副书记杨澎向与会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该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特色亮点及工作成效,该市副市长王文俊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就脱贫攻坚热门话题现场与记者互动交流。随后,与会媒体记者先后走进龙门镇陕西金卓冠服装商贸有限公司,位于芝阳镇的陕西为康公司、迪庄村孟益沟股份经济合作社,芝川镇毓秀移民搬迁小区及陕西长河泳济葫芦工艺有限公司等处进行了实地参观、采访,零距离对话脱贫一线先进典型。
陕西金卓冠服装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商贸为一体的服装公司,也是该市龙门镇东白矾工艺品有限公司业务拓展的品牌公司。近年来,龙门镇东白矾社区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出了一套“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改”新模式, 并于2017年率先在龙门镇成立东白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优选建起了韩城人家门口的服装厂。产改不仅激活了东白矾的集体经济活力,还唤醒了干部的产业发展意识,同时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市级农村产改工作示范点。
该公司总经理薛晓利告诉记者,公司现有生产设备200多台,可容纳200余人从事服装加工生产。在公司首期培训的165人中就解决了村级劳动力就业120人,其中辐射到龙门镇、西庄镇、板桥镇建档立卡户就业达到15人。目前,公司棉衣订单日产量达500件,按计件方式每个工人每天可收入80至200元,公司的防护服、短袖、体恤等订单量达300万件,总价值加工费也达到620万元。
据杨澎介绍,韩城市于2017年制定出台了“五个全覆盖、八个全保障、一个全配套”的脱贫攻坚帮扶体系,探索实践脱贫攻坚的“韩城模式”,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韩城紧紧围绕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聚焦民生福祉,聚力脱贫攻坚,全力优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机制,以推进“三级书记”抓扶贫为引领,制定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机制,全面筑牢了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几年来,韩城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治本之策,制定具体帮扶举措,全面实施以花椒产业为主,其他特色产业为辅的长、中、短期产业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格局,并及时通过工业产业推动群众就业增收。同时,韩城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要求,通过排查,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并积极建立教育、医疗及养老托管绿色通道,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在此基础上,韩城在农村基础建设方面投入巨资,全力改善农村水电路及农村居住环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性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该市全体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在全市群众的持续奋斗下,5年多来,该市贫困群众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2019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35元,比2014年增加4483元,增幅达50.6%。
韩城素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目前,该市大红袍花椒种植面积达55万亩、4000万株,年产量达2700万公斤,年产值达37亿元,花椒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据副市长王文俊介绍,多年来,在韩城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农民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投身花椒产业, 同时,韩城花椒产业充分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用科技支撑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并积极打造区域优势品牌,让品牌引领花椒产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发展壮大。
作者:赵进辉 王瑞
本文作者:陕西科技传媒,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