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NASA第一集—F15编号836

By | 2022年5月29日

原文标题:邪恶NASA第一集—F15编号836
本文摘要:这个系列,我有空拎出来美国NASA的一些老照片来给大家分享邪恶的美帝国主义NASA如何亡我之心不死。好吧,不喊两句口号,总被扣帽子。今天介绍这架白蓝色的F15。这架F15,实际上是一款装备时间很早的F15B,原本隶属于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这个系列,我有空拎出来美国NASA的一些老照片来给大家分享邪恶的美帝国主义NASA如何亡我之心不死。好吧,不喊两句口号,总被扣帽子。今天介绍这架白蓝色的F15。这架F15,实际上是一款装备时间很早的F15B,原本隶属于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这架飞机在美国空军的AF编号上的实际编号是74-0141,836只是机尾号。但是因为836显而易见,所以军迷一般称呼他为836。


从1993年开始,这架F15B战斗机编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配属了位于NASA旗下的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哦,好吧当时他还不叫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叫德莱登飞行研究中心(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2014年3月1日,这个中心才改名为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AFRC),以纪念尼尔.阿姆斯特朗。你要问阿姆斯特朗是谁?他说过的一句话你一定听过: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上图为阿姆斯特朗飞行测试中心的标志。
进入了阿姆斯特朗之后,这架F15B上了836的NASA尾号。并且成为了NASA旗下重要的一员。在之后的十数年时间里,完成了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飞行测试工作。

美国人并非从即将试飞的X59上才开始研究音爆,美国人对音爆和超音速飞行的研究相当相当相当早,甚至到了这架836号,都绝不是第一次研究。但是836号的确承担了这个名为Quiet Spike的音爆研究项目。

下图是这个项目上,用来研究抑制音爆的能伸缩的粗大的,,,,,激波锥,名字就叫Quiet Spike,我该怎么翻译?安静的尖峰?


这个东西有多长?记录显示为24英尺。上下两张图片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个激波锥的前后分三段,前面细,后面粗。因为三段的粗细不同。如果是正常的激波锥,声波会是一个波段直接扩散出去,向下打在地面。但是三段设计,让声波分成了三个波段,三个波段传播到地面,经过测试,要比普通正常的超音速激波产生的噪音小的多。这个长度超过7.3米的激波锥是由湾流航空航天开发的。这个项目是湾流和NASA的合作项目。目的显而易见是给湾流的下一代公务机,提供数据储备。这个实验完成的时间大概是2006年到2009年之间。千万别以为美国人在民航领域止步不前,他们的基础技术研究储备从未停止,没拿出来应用只是因为没有人威胁到他们的生意。


836号完成的飞行测试任务远不止这些。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07任务,重返大气层任务失败,航天飞机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下图为STS107任务的标志。


事故原因是发射时候一块负责绝热的泡沫塑料在发射时候的脱落击中了航天飞机左翼,导致航天飞机再入段,高温高速气体切入了左翼,破坏了整个左翼的结构,导致航天飞机解体(20马赫以上的高速高温气体,很恐怖)。


这件事情导致了航天飞机停飞两年,国际空间站建设暂停。我们当时只知道这个信息,不知道这两年美国人在干嘛。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两年,这架836号F15战斗机,非常忙碌。

在这两年多,甚至包括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带着这样一个装置忙碌着。这个装置的目的是模拟航天飞机上的绝缘泡沫轨迹,以避免在航天飞机发射时候,他们的轨迹对航天飞机本身造成伤害。根据NASA的说法,在这两年中该机几乎频繁以两马赫+的速度带着这个测试夹具进行不同造型的绝缘泡沫的模拟,以便得到泡沫高速飞行的各种可能弹道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NASA最终修改了绝缘泡沫的形状,以便完全避免可能出现的绝缘泡沫的碰撞。两年后航天飞机复飞。这些数据,也会为未来的航天器发射,提供相应的数据储备。


下图是836号和837号,他们都是F15,但是区别一眼可见。837号,绝大多数军迷应该都相当熟悉。就是那架叫做F15 active,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下面这张图片,大概是NASA在2010年左右发布的,但是我相信用这个东西进行飞行的时间应该早于这个时间点。这是Aerion出资的一项对超音速边界层过渡飞行进行研究的项目。这个测试研究,对Aerion设计的新式公务机Aerion sbj和As2两款,都有助力作用。并且对未来的层流翼的开发,至关重要。

Aerion这个公司,可能名不见经传,他是一个位于内华达州的航空航天公司。最近十数年间致力于超音速公务机方向的开发。可能有人会嘲笑,这个公司至今一事无成。但是我可以说,即便他们不能够完成SBJ和AS2的这两个项目的实用化,但是他们对超音速公务机领域的数据积累,一样可以赚到钱,把数据直接卖给大公司,比如洛克希德马丁,他们的收益,依旧颇丰。

在我们羡慕美帝的波音,洛马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他们的这种科研体系的优势,以及对科技的绝对崇拜(研究科技在美国,就是有钱赚,这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一些我国和俄罗斯军迷嘲笑美国没有像“宝石”“布拉莫斯”那种中心阀体进气口,实际上,美国人对此有研究。这是836号机对这种进气方式进行研究的装置。

这项实验大概是在2011年前后进行。之后的数年里,很多摄影师看到过836号带着这个东西,穿梭在爱德华兹上空。这个项目在NASA被称作CCIE。

美国人虽然没有装备米格21,宝石,布拉莫斯导弹那种中心进气的实用武器,但是他们对这种进气道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这架836号的F15B战斗机,最近的状态如何。我还并不知道。也许已经被更新的测试机取代。毕竟他最少已经服役接近40年,在NASA的高负荷测试工作,也超过了25年。

本文作者:匹夫有行,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