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沪指收盘险守 3000 点,两市近 3400 股下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本文摘要:今天A股三大指数基本是普跌,这时候考验的就是沪指3000点的韧性了。昨天大家还在称赞美联储鲍威尔的预期管理,没想到啊,这个反转来的这么快。不知道大家都看没有,昨晚美股一夜变天,从前一天因为加息落地而大涨,突然转为集体暴跌,纳斯达克直接暴跌5… …
本文关键词:,
正文:
今天A股三大指数基本是普跌,这时候考验的就是沪指3000点的韧性了。
昨天大家还在称赞美联储鲍威尔的预期管理,没想到啊,这个反转来的这么快。
不知道大家都看没有,昨晚美股一夜变天,从前一天因为加息落地而大涨,突然转为集体暴跌,
纳斯达克直接暴跌5%,比今天A股惨烈多了,全球其他股市也都普遍下跌。
道琼斯指数直接下跌千点的场面,见过没?这谁受得了?
回过神来,在实质性利空面前,任何的预期管理,都没啥卵用啊。
不仅仅是纳斯达克重挫近 5 %,中概股也被锤的很惨:
阿里-6.5%,拼多多-11%,B站-11%…….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收盘,全部美股总市值约为59.03万亿美元,一夜暴跌约2.29万亿美元(约15.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概股总市值一夜暴跌约750亿美元(约5000亿元人民币)。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跌,沪指下跌2.16%险守3000点大关,深成指下跌2.14%,创业板指下跌1.90%。市场成交额不足8000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跌,旅游酒店、航空机场、房地产、酿酒行业领跌,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医疗器械、中药行业逆市上扬。沪深两市成交额0.76万亿,昨天是0.90万亿。下周一港股因佛诞休市,今天北向通道关闭。
中概股走弱,今天港股低开低走,恒生指数大跌3.81%险守2万点大关,66只成分股仅2只上涨,成交额1178亿港元,昨天是1007亿。恒生科技指数大跌5.23%至4036点,已经回吐了4.29日大涨的全部涨幅,成交额304亿港元,昨天是278亿。南向资金净买入25.68亿港元,昨天为净卖出8.52亿。
二、市场影响因素复盘总结
影响近期市场中短期走势的主要原因还是宏观因素,基本可以看成宏观和经济层面的映射,一个接一个,走预期兑现,靴子落地涨或落空跌。
至于下跌的理由,简单概括还是通胀、加息、缩表。加之近期美国公司公布一季报,像亚马逊、奈飞等明星股业绩不及预期,也给行情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虽然,第二次加息落地,但毕竟一次性加息50基点,且下个月即将再加息50或75基点,短短三个月时间,加息125到150基点,力度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缩表,这些事件本身杀伤力就很强,市场需要花点时间去消化这些,所以出现大幅回调就不难理解。
1、俄乌战事也再次升级,波兰又牵涉进来,另外芬兰和挪威也要加入beiyue,事情又变复杂了。
2、疫情的反复性,国内北上广深相继中招,昨天财新公布四月份服务业PMI降至36.2,仅好于2020年2月,即疫情刚爆发时,这数据无疑是非常难看的。另外RMB汇率已突破6.7,亚历山大。
3、美国一边要顶着经济衰退,一边要顶着收紧流动性,本来就是多事之秋,确实会害怕更多的幺蛾子。
美股下跌的理由,简单概括还是通胀、加息、缩表。加之近期美国公司公布一季报,像亚马逊、奈飞等明星股业绩不及预期,也给行情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虽然,第二次加息落地,但毕竟一次性加息50基点,且下个月即将再加息50或75基点,短短三个月时间,加息125到150基点,力度是非常大的。
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缩表,这些事件本身杀伤力就很强,市场需要花点时间去消化这些,所以出现大幅回调就不难理解。
我专门去翻了一些国外的英文研报,确实对美国接下来的经济比较悲观,这其实也是这次加息没有那么想象中那么剧烈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担心加息太急对经济挫伤更大,有些投鼠忌器了。
但因为通胀实在太高,这息又不得不加,于是加息节奏大概率就变成了先松后紧,所以美股昨天盘后的悲观情绪又重新占了上风。
现在大概就能明白今天A股为啥又撅下去了,外围风险还在,不确定因素太多,哪儿哪儿都不好过。
很多人觉得事后复盘没必要,其实不然,复盘的作用是去记录其中的投资情绪,直面惨淡的收益,想必大家会很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
市场短期的涨跌就是不断锚定这些事件变量下的微观动态,比如疫情导致业绩不达预期,zc导致公司上升,股价随之涨跌。
市场中期的涨跌,基本可以看成宏观和经济层面的映射,一个接一个,走预期兑现,靴子落地涨或落空跌。
市场长期的涨跌,基本上就是国运(经济发展)的走势,巴菲特投资业绩之所以很牛,一方面得益于他的投资体系和方法,还有一点,他是美国人。
短期指标很难预测和把握,相比短期指标,中、长期指标更容易保持有效性,因为中、长期指标无法通过针对性交易立即获利。
三、A股机会大于风险
美联储加息锁边以及美股的大跌,所以今天A股肯定是有影响的,3000点差点又回去了。反复的磨底,恐慌无助是肯定的,当下的我们多数都很难,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打不死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同时也是一个低位抄底的机会,特别是我们的大A,无论是从其本身的价值,还是近期回撤的幅度,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机会。
首先是zc流动性方面,与美国开始收紧butong,我们在不久前刚刚进行了一次降准,这为今后的zc留出施展空间,同时避免资金过度外流。
其次经济方面,领导已经强调了“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三大关键任务和“疫情防住、经济稳住、安全发展”三大明确要求。
如今领导次明确目标,是对流言的有力回应,也意味着非常巨大的增长预期再回归。目前关键的“复工+表态”问题达到解决,国内疫情尤其是上海情况进一步改善,伴随而来的复工复产,以高速公路封闭放行为标志,陆路运输毛细血管也已基本畅通。
最后是市场的估值问题,截至4月底,A股各主要市场的市盈率为:上证主板15.14倍,深证主板21.58倍,创业板35.1倍,科创板49.26倍。
当前各主要市场的平均估值均处于较低位置,悲观预期已经充分的反应,但市场中的利好还没有呈现。
现在很多行业优秀龙头的估值都已经跌到了地板上,未来价值是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所以如果能耐得住,值得坚持等待。
上面讲过,比如我经常说的估值指标,在低估值位置买入,就属于能实现超额收益、且长期有效的指标。
但即便在低估值的位置买之后,市场仍然可能下跌,而且还可能跌很长一段时间,跌幅可能也不小。
正是这种反人性的体验,让很多人无法坚持执行,也才保护了指标的有效性,从本质上说,超额收益一定来源于市场里其他跑输平均的人。
其实上面这套东西既可以事前做逻辑推演,也可以用来事后做复盘总结。
市场底部,太多磨难!
A股何时见底,该如何判断?
市场越是动荡,越要坚定信心!市场超跌反弹,谈风险和机会!
四、我们该怎么办?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又来了,这场盛会被称为投资人的春晚,今年回归线下举行,91岁的巴菲特和98岁的芒格一同出席,回答投资者的提问。
今年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关于伯克希尔具体的业务板块和投资决策的,网上有视频回放,感兴趣的可以多看看。其中比较有共性的问题有一个,有人回顾了巴菲特的投资历史,说他每次决策都能很好地抓住时机,问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回答也能挺适合今天的问题的,毕竟股神巴菲特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短期的市场涨跌的。
巴菲特说其实自己从来没搞清如何抓时机,对股票开盘后的走势一点想法也没有,既不会根据股市怎么走来买卖,也不会根据经济形势来做决策。
他还举例说,2020年3月新冠疫情冲击下美股暴跌,自己就错过了买入的时机,没有想到美股会那么快反弹。此外,现在看起来很多不错的投资,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中抄底,其实当时看时机也不是特别好,晚半年买就更好。
之所以历史上把握的时机都还可以,是因为拉长周期看股市总在上涨,只要在便宜时买了长期持有,不管怎么样都能做得很好,自己手里总有钱,看到价格便宜就想买,并且希望下行的时间会维持长一点,这样可以买更多,仅此而已。
像巴菲特这样的顶尖投资人,他都坦言自己并不善于精确掌握投资时机,只是在认为投资对象价格便宜的时候买入,我们又如何能有自信去把握短期的市场波动呢?
事实上这个市场只有10%的人赚钱,并且他们利用一套方法体系可以长期赚钱,且本金越大赚的越多。
这批长期赚钱的人相对固定,且往往不一定是需要没日没夜干活的,只需要用一套体系,反复使用,就可以赚足够多的钱。
对于10%的这些人来说,市场的存在就是一个天大的土壤。它成了一个合法的,轻松的,无上限的,帮助他们赚钱的机器,且可以将财富轻而易举从一些人手里转移给这些人。
对于没有稳定的长期盈利的方法体系的人来说,这里就是噩梦。这些人股市里挥金如土,生活中省吃俭用。并且可能离不开弃不掉,最后可能输光。
这个市场努力和结果不一定正相关;对于错误的投资体系惩罚过于严重,而对于好的体系奖励太过友好,这个奖惩机制太过于激烈,且时间的延长会无限加深这个程度。
巴菲特60岁之前也只赚到总财富的1%,但数字的背后,最关键的是其赚到这个1%的能力,能继续为60岁后的复利所用,形成可持续的能力,且风险小,还能扛过黑天鹅,我们也可以看到近百岁的巴老还能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持续6小时的对答如流,逻辑清晰。
事实上,很多人接触股票和基金之后,就发现快乐总是一瞬间,更多时候是处在紧张,焦虑,懊恼,悔恨,后怕之中。这种长期被市场的波动,净值的涨跌牵着走的状态,就像一直端着的杯子放不下来,终有一天会被反噬,不是摔了杯子,就是断了胳膊。
因此投资的关键并不是在一朝一夕的涨涨跌跌中,我们应该放下对每日涨跌的纠结,价格便宜逐渐买,长持等待开花结果,这也是这段时间我碎碎念的东西。
点击最近的深度文章:市场超跌反弹,谈风险和机会!
且慢整理过一张统计数据,是偏股型主动基金相比于全市场指数历年来的累积超额收益。几乎每隔几年,基金经理们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跑输,上一次正是 2018 年
但随后每一次,基金经理们总会再次积累起更大的超额收益
每一次大跌,都是对自己成长的检阅,每一次大涨,都是对自己坚持的回报。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高潮时休息(学习、输入),低迷时坚持(输出&投入)。
剩下的交给时间,慢慢来,不要急!
本文作者:清流说钱,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出处~